两会之声 | 人大代表李雪莹:建议在“两新”“两重”实施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2025年9项重点任务之首,“两新”“两重”就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两新”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指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建设,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在设备更新方面,进一步将更新换代潜力大的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一并纳入补贴范围。更新改造重在提质增效,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在推动硬件设备更新的同时,注重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2025年“两重”项目上,在2024年提前下达2025年约1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有关部门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以下内容来源于光明网
2024年,我国大力实施“两新”政策和“两重”战略,激发内需潜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2025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官方网站董事长兼CEO李雪莹建议,将网络安全设备更新纳入到“两新”“两重”工作中,并鼓励优先选择信创产品。

李雪莹代表认为,在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两新”“两重”工作的开展应按照推动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方向进行。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关注发展,而忽略安全的同步规划、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影响整体效能。她表示,“两新”落地中,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产业升级,但网络安全设备未同步换新,存在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影响其自身的安全高质量发展,甚至可能因为数据安全等问题,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同时,新设备新技术的部署,也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现有网络安全建设缺乏相应安全防御能力。此外,技术发展和应用,使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形势日益严峻。
对此,李雪莹代表提到,充分利用“两新”“两重”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她建议,明确将网络安全设备纳入“两新”政策,并将重点行业、重要系统中已使用满3年的非信创类网络安全设备,强制纳入替换范围,更新为信创类网络安全产品。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雪莹代表建议,北京市在“两新”政策、“两重”战略项目实施中,对于政府、市属企业、医疗卫生、教育、生产制造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明确网络与数据安全投入占信息化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为保障落实,建议在方案预算审批中,将网络与数据安全预算占比是否达标作为“一票否决”项。对于“两重”项目中对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依赖程度高的领域,以及前期网络安全投入不足的领域,可适度提高网络与数据安全投入占比至15%。她强调,建议本次替换和建设中全部采用信创类网络安全产品。
此外,李雪莹代表还建议,支持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的信创网络安全产品,替换已部署使用满3年的信创类网络安全产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官方网站董事长兼CE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还是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部分内容来源于光明网)